《听姐说》这个节目,与《吐槽大会》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,就是没有提词器。
于是舞台就变成了大型追尾现场,昔日那些魅力四射的女星们相继翻车。
凤凰传奇玲花参加《听姐说》
凤凰传奇的玲花,讲到半道突然忘词了。整个人僵在台上,观众和后台嘉宾一起跟着她尴尬。
不知过了多久(这段有可能是掐了没播的),玲花终于想起来要说什么了,但在随后的表演里,她的声音依然是颤抖的。
忘词,加剧了她本就紧张的心情,放大了她对这个陌生领域的恐惧。
玲花上过《吐槽大会》。在提词器的保护下,她可以挥洒自如,但是当脱口秀真的变成了脱稿秀之后,她就怯场了。
同样怯场的还有热依扎。
热依扎参加《听姐说》
热依扎一上来,声音就是抖的。
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热依扎声音颤抖的时候,正是她历数自己经典影视作品的时候。
《甄嬛传》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《山海情》,多么耀眼的成绩单。这本该是一个人最自信、最能侃侃而谈的时刻,可是热依扎的声音却在抖。
后来,热依扎又谈到了自己作为新科妈妈,每天都要计算尿不湿的价格。
161÷50大概等于每片三块多钱。这么简单的算术题,热依扎竟然不敢当众心算。她掏出了一个计算器,而她拿着计算器的手依然在抖。
热依扎拿着计算器的手也在抖
尚雯婕也紧张。她的开场白重复说了好几遍,怎么都过不去。
作为一个选秀出道的歌手,又开过那么多演唱会,尚雯婕见惯了大场面,如今却栽在了这个可能只有两三百人的脱口秀现场。
尚雯婕的紧张,其实与她恐惧社交的性格并无太大关联。
当一个人明确知道自己要说什么,以及应该何时开口的时候,公开讲话与公开唱歌的唯一区别,就只剩下是否熟记内容了。
作为职业歌手,歌词已经在她的口腔内部形成了肌肉记忆。唱完了上句,下句自然而然就流淌出来了。
可是脱口秀的稿子是相对陌生的。因为没有歌词记得那么熟,口腔里没有肌肉记忆,所以才会紧张。
尚雯婕参加《听姐说》
只要给她们弄个提词器,这些女星全都可以挥洒自如。甚至即使是演唱会,也有不少是用了提词器的。
可是,自从《吐槽大会》的提词器上了热搜之后,就有不少人在吐槽。仿佛那些话都不是从艺人嘴里说出来的,甚至仿佛用了提词器就是造假,是在欺骗观众。
《新闻联播》也用提词器,你怎么不去质疑?
《新闻联播》的播音员因为低头读稿而上了好几次热搜,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?
很显然,我们收看《新闻联播》,是为了获取信息,尤其是高层的动向和某些行业的风向,而不是播音员到底有没有背稿,对吗?
那《吐槽大会》用提词器,怎么就成了欺骗观众呢?
你到底是来看他们吐槽的内容,还是来考他们背台词的功夫?
凤凰传奇组合参加《吐槽大会》
同样一个玲花,可以在《吐槽大会》谈吐自如,也可以在《听姐说》尴尬忘词,你觉得哪个稿子是她自己写的?
就算是自己写的稿子,不给你提词器,让你当着几百人的面去脱稿演讲,你照样也慌。不信你就试试。
提词器的存在,并不是为了欺骗观众,而是为了让演讲者心里更有底。
演讲者心里有了底,才能更有感情、更有节奏地讲出自己要讲的内容。而这些内容,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。
我们再脑补一个场景:央视春晚结束前,全体主持人要说一大段“紧密团结在”之类的话。
这段话,如果没有提词器,说错一个字,或者中间有一个人忘词,什么后果?
央视春晚结束语
所以,提词器并不是槽点,也没有人想要欺骗观众。
别看相声演员能脱稿,那是因为他们苦练十年才被允许登台。
别看脱口秀演员能脱稿,那是因为他们在小剧场里克服了无数次冷场和忘词之后才敢出镜。
别看演员拍戏时能脱稿,那是因为他们可以一遍遍重来。
而这些跨界讲脱口秀的艺人,他们没有背后十年功,也不可能一遍遍重来,所以你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他们。
反之,他们的独特经历和人生感悟,才是我们想看他们说话的真实理由。
这些艺人无论男女,都不太可能成为我们私人的朋友,更不可能与我们单独促膝长谈。
既然如此,给他们一个提词器,让他们顺畅分享自己的过往,让我们多一分了解;或者让他们顺畅地吐槽别人,让我们多一分快感,又有何不可?
在质疑提词器的声浪背后,少不了一些心术不正的自媒体在无事生非、瞎带节奏。他们是毫无感情的养号机器。只要能出爆文,他们什么歪理都敢讲。
信了他们的歪理,你才真的成了被欺骗的观众。